九游会j9官网登陆入口计算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依托于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软件服务外包学院和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九游会j9官网登陆入口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立足学院自身学科与教学优势,根据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对实验室资源进行虚实结合,积极创新实验教学方法,根据“虚实结合、优势互补、能实不虚”的原则,积极探索和总结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方法与经验,经过多年的建设,逐渐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
中心依托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软件服务外包学院,拥有一支素质好,水平高、工作能力强的实验教学队伍共93人,其中专任教师81人、专职实验人员12人。目前专任教师平均年龄38岁,其中45岁以下教师66人,占教师总数的81.48%,中青年教师成为主体。专职实验人员中,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6人,博士2人(1人在读)。中心已形成一支学历、职称、年龄、专业等结构较为合理,教学、科研、管理融为一体的实力较强的实验教学队伍,在实验教学、建设与管理上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研究成绩。
中心依托学科优势,倡导绿色实验教学理念,本创建了“理论授课-虚拟实验-实验室教学-企业实训”相融合的高校实验教学新模式,逐步形成中心建设与科研、特色学科发展相长、实验教学与技能培训结合、夯实基础与个性发展并举的教学特色,实验教学改革成效显著,学生实验兴趣浓厚,积极主动,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
中心除完成多层次的实验教学任务外,利用自身先进的实验环境,吸引了师生进入实验室参与教学及学术研究工作,获得丰硕的成果。目前,计算机学院拥有多层次、完整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即福建省医疗数据挖掘与应用、建筑智能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各1个,福建省数据挖掘与智能推荐、物联网应用技术、虚拟现实与三维可视化高校重点实验室各1个,福建省空间信息工程研究中心厦门分中心,厦门市软件体系结构重点实验室、厦门市智慧交通诱导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厦门市软件评测、3D创意设计与打印公共服务平台各1个,福建省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省部级科研、教学及服务地方产业平台。为各学科方向开展科学研究、产学融合、人才培养等形成有力支撑。以第一单位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和厦门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
本学科教学工作成效显著。计算机与科学技术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试点专业、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并于2016年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软件工程专业为省级高等学校服务产业特色专业;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精品课程2门;校级精品课程6门;获省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目、二等奖2项;2017年获福建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获批福建省示范性校企共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建立长效稳定校企人才培养与产学研合作基地20多个。
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自成立以来在财政部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项目以及每年市财政拨款、学校配套资金和自筹资金等经费的大力支持下,按需采买各类设备,硬件、软件达到一定规模;根据计算机专业建设特点、实验教学需要,逐步建设、完善和更新了设备系统,实验环境逐渐从传统“计算机+软件”方式向集成化、仿真化、实景化发展。各类教学仪器设备超2500台(套)以上,固定资产总价值约3500万,完好率在98%以上。中心已覆盖有线与无线网络,建有专门的网络与数据中心,仪器设备精良,配备服务器集群,冗余磁盘阵列,信息安全设备等设施。中心服务器7×24小时提供各种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软件服务,发布实验教学信息,提供实验教学资料下载和在线学习资源,为全校师生和社会学员提供远程实验教学环境,校内师生及社会学员可跨地域、全天候的开展小组实验、科学研究、查阅资料以及进行专业实习实践操作等,进一步充分利用现有的虚拟仿真实验资源为教学和科研服务。
中心现位于学校精工园一号楼二层至五层,总占地面积超过3100平方米。实验室建设方面,先建框架、保证重点,分步实施,严格按照4个层次进行实验室建设。实验室分为4个层次: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方向——创新设计。现各实验室的面积、空间、布局均较为合理,设备有很高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