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召开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学生工作分享交流会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6-10

近日,我校在信息中心报告厅召开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学生工作分享交流会,校党委副书记潘登出席会议并讲话,学工处、保卫处、团委等部门负责人以及全体政工干部参加。会议由学工处负责人主持。

潘登副书记充分肯定我校辅导员队伍是一支坚强可靠的队伍,是学校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坚实根基,并指出此次期中分享交流会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他对学生思政工作提出四点要求:一要善于学习,通过分享会等专项学习汲取经验做法,将实践升华为理论思考,凝练可推广的工作方法;二要具备系统思维,构建全局性工作图谱,精准识别优势短板,针对性弥补能力弱项,以专业化素养从容应对突发状况;三要锤炼政治品格,严守底线原则,对敏感问题保持高度警觉,有效及时化解风险隐患;四要珍重身心健康,科学调试工作压力,践行健康生活理念,以更加积极的状态引领学生成长。

校党委副书记潘登讲话

E2183?e=.png

学工处负责人主持会议

会上,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和设计艺术学院两位学生工作负责人,以及六位辅导员代表聚焦学风建设、学生心理健康、就业指导、资助育人和评奖评优等专题,并结合厦门市大学生就业住房支持政策与思政教育融合路径作交流分享。相关职能部门通报了上半学期工作进展,并对下阶段重点任务作出部署。

材料学院苏忠钊副书记分享了以“四抓四促”推进学风建设的经验做法:一抓组织领导,构建领导班子、教师、辅导员协同机制,强化党团班一体化建设;二抓思想引领,通过价值引领、专业教育、职涯规划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三抓典型选树,举办校友分享会、考研动员会,评选“材料之星”,营造比学赶超氛围;四抓制度保障,完善学业帮扶机制,推行本科生导师制,为每位学生配备专业导师,全方位助力成长。

设计学院程华晶副书记分享了学院在聚焦学生心理健康,构建“知识体系+协同育人”双模式的经验做法。通过专题备课、案例研讨提升辅导员专业能力;谈心谈话注重“共情-方案-跟踪”闭环;整合学科特色、教师、家长资源,形成“心理进社区、学科赋能、家校协同”五大路径。建立三级预防干预机制,以真诚沟通筑牢信任,全方位护航学生心灵成长。

CF28A

经管学院辅导员李钊颖分享了做好本科生毕业班就业工作的经验。她表示本科生就业工作需贯穿培养周期,以“沟通”与“引导”为核心,针对学生性格、家庭背景、职业认知差异,实施分阶段指导:大一、大二积累社会化经验,大三开展规划摸底与技能培训,大四强化“逆向择业”策略,动态调整沟通重点。通过精准简历指导、模拟面试、校企资源整合等措施,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就业。

电气学院辅导员刘孟珏分享了研究生就业痛点及学院应对策略。一将就业指导融入学业节点,强化科研与实践能力;二优化简历突出核心竞争力;三拓展地方就业平台,精准推送信息;四分类引导就业定位,匹配学生需求;五整合校企资源,构建“访企拓岗-导师指导-就业跟踪”全链条,助力研究生突破能力短板与环境压力,实现精准就业。

1FBF6

学工处辅导员杨怡凡介绍了厦门市的大学生住房支持政策,主要包括厦门市大学生住房补贴政策中的“一张床”和“五折租房”两项政策。为求职、见习和实习学生提供的免费住宿支持,以及为已就业大学生提供的租金补贴,两项政策相互衔接,形成从求职到就业的全链条住房支持体系。

外语学院辅导员刘佩雯分享了学院资助工作从“输血”转向“造血”,构建“五维育人”体系的模式:一夯实政策宣讲与精准认定;二通过“望闻问切”动态识别困难生,开展暖心帮扶;三融入爱国主义与诚信教育;四实施学业就业双帮扶,激发内生动力;五强化心理疏导与感恩实践,实现经济帮扶与精神赋能并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1EDD

土建学院辅导员何贻婷分享了学院心理辅导站与朋辈互助队伍建设经验。以“筑心”心理工作室为依托,构建“1+5+3”心理育人模式:围绕一条发展性教育主线,聚焦铸魂育心、实践赋能、咨询服务、预防干预、资源保障五大抓手,打造师生茶叙、新生破冰、朋辈星火三大特色活动,同时推进朋辈互助队专业化建设,形成“选拔-培养-实践”闭环,全方位护航学生心理健康。

undefined

 光电学院辅导员林彬彬分享了学院评优工作的经验做法。评优工作以立德树人为导向,通过“三参与三保障”确保公平:学院领导、教师、学生共同参与评审,辅导员审核、专任教师监督、公示反馈三重保障,结合品牌活动放大榜样效应,让评优从“少数人获奖”走向“多数人成长”,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灯塔。

本次分享交流会是我校深入推进辅导员“1 + 2 + 3”培训机制的重要实践。学校将持续提升辅导员队伍综合素养,强化思政育人实效,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Copyright©2016-2017  九游会j9官网登陆入口学生工作处 版权所有

地址: 厦门集美区理工路600号  邮编:361024   电话:0592-6291309  电子邮件:xsc@xmut.edu.cn


Baidu
9游会手机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