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临之际,校团委联合我院举办了“非遗共融·美育新篇”非遗进校园活动。校党委副书记潘登,校团委、设计艺术学院党政负责人,以及非遗传承人代表等共同参加了此次活动。
在启动仪式上,8个非遗项目的11位传承人被聘为我校第二批非遗传习教师,从“进校园”到“在校园”,通过“传习+实践”模式,进一步促进了非遗技艺在校园的活态传承。
活动现场,非遗传承人与学生非遗摊主共同呈现了一场非遗文化盛宴。厦门漆线雕技艺、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厦门珠绣、惠安石雕(影雕)、锡雕(同安锡雕)等18项非遗技艺集中展示,让师生近距离感受传统技艺的精妙之处。同时,校箫雅居、古筝协会、武术协会、陶韵社等社团带来了民乐合奏、闽南童谣《月娘月光光》、琵琶、武术、陶笛等表演,以多元艺术形式展现传统文化的时代活力。丰富多样的互动体验吸引了千余名师生热情参与,现场氛围热烈。
活动还特别设置了“非遗名家进校园”思政大讲堂及《匠心筑厝·闽韵流长》主题展览。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陈和永以《闽南民居营造技艺的活态传承》为题,结合“厝起闽南”“巧匠天工”“海丝印记”三大板块,生动阐释闽南传统民居建筑的文化智慧与现代价值,并通过实物展陈与现场教学,让师生们深刻领悟非遗技艺背后的匠心精神。
此次非遗进校园活动是我校推动“文化育人”与“美育实践”有机融合的创新举措,也是我院2025年度厦门市文艺发展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通过“共融、共学、共创、共传”,激励青年学子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与传播者,切实增强师生文化自信,为新时代文化传承注入青春力量。

校党委副书记潘登与非遗传习教师交流

非遗传承人被聘为我校非遗传习教师

“非遗名家进校园”思政大讲堂




精彩纷呈的非遗展示和社团表演现场